編者按:
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展現百年偉大征程中“僑”的貢獻和風采,江蘇省僑聯聯合《新華日報》交匯點新聞客戶端推出“拳拳向黨心 悠悠赤子情—尋訪我身邊的僑界共產黨員”系列報道,講述部分僑界共產黨員在中國革命、建設、改革開放進程中的故事,敬請關注。
蘇北腹地坐落于中國第四大淡水湖——洪澤湖,湖心有座老子山,依山建有老子山鎮,老子山鎮里有一個度假村,這是澳大利亞僑商陳寬有建造的一處心目中的旅游“理想城”。
“前幾年五一假期,老子山都是在雨中度過的,今年五一度假村陽光明媚,鮮花盛開,游客數量也大大增加。”5月2日,陳寬有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他和淮安這塊土地有何淵源?

感動:下定決心留下來
“我剛來這里的時候,泥濘的道路上一盞路燈都沒有,家家戶戶住的都是土房子,現在水泥路上每隔幾百米就有一盞路燈,家家住上了商品房,開起了小轎車。”談起老子山的變化,陳寬有自豪地說。
陳寬有接受采訪
生于1960年的陳寬有,現任江蘇富有實業(集團)公司董事長、中國僑商會理事、江蘇僑商會常務理事、南京市僑商會常務副會長、淮安洪澤僑聯副主席。他1989年擔任連云港市康平實業公司經理,2001年公司改制,任江蘇富有實業公司董事長,2008年移居澳大利亞,組建澳大利亞潤博實業公司。
“我的創業經營和老子山有緣,我第一個能算上‘個人創業’的獨立經營項目就在洪澤湖畔的老子山。”2001年,正在尋覓投資項目的陳寬有在朋友的介紹下,第一次踏上了洪澤湖畔的老子山。來到這里后,陳寬有發現依山傍湖的老子山鎮雖然風景秀美,但土地面積小、人口少、交通也十分落后。當時,陳寬有就打了退堂鼓,心想在這里投資,肯定是掙不了錢的。

回到南京以后,陳寬有就斷了去老子山投資的打算。“但我沒想到當地政府相關人員連續往我這跑了一個月,想說服我去老子山投資,我也是被他們打動了,覺得老子山的人都能這么有恒心有毅力,那還有什么事情辦不好呢?”
于是,陳寬有再一次來到老子山,想進一步了解下當地的風土人情。這一次,陳寬有注意到,這里不僅風景好,道家始祖、哲學家老子曾經流連于此,還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傳說。但當地百姓卻依然世代以捕魚為生,生活并不富足,這讓同樣來自農村的陳寬有感到很傷感:“我覺得老子山坐擁豐富的水產、文化資源,百姓理應當過上好日子。”經過這次調研,陳寬有決定留下來。
創業:帶領百姓過上好日子
怎么帶領百姓過上好日子?2002年,老子山鎮發現了湖底溫泉。陳寬有覺得可以利用溫泉水早繁鱖魚苗,漁民們可通過養殖鱖魚,脫貧致富。

說干就干,當年陳寬有就建了一個鱖魚苗繁育基地,從漁民手中流轉了1000畝水面,在老子山鎮投資成立淮安潤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,聘請專家繁育鱖魚苗。
“養殖戶可以螃蟹、鱖魚一起養,養出來的鱖魚,我還負責回收,他們不用愁銷路,鱖魚那時候20元一斤,等于這部分錢就是每年多出來的收益。”
為了帶動當地漁民共同致富,陳寬有還向當地400多家養殖戶無償提供20多萬元的鱖魚苗,年終養殖戶喜獲豐收??上?,在2003年淮河特大洪澇災害中,陳寬有公司繁育的鱖魚苗全部被大水沖走,損失慘重。但是,為了給漁民提供鱖魚苗,公司還是艱苦支撐,直到2005年。
對于公司而言,陳寬有投資的鱖魚苗,虧了不少錢,但他并沒有因此放棄這片土地,而是轉變了經營思路:基于老子山鎮的湖底溫泉,發展旅游文化產業。2007年,陳寬有牽頭創建江蘇大潤澤投資有限公司,拿下4畝地,建設了游客接待中心。隨后幾年,又按照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標準,投資1.8億元建成了淮上明珠溫泉度假村。2016年又追加投資1.2億元新建了集溫泉沐浴、住宿美食、會議娛樂、康體保健、休閑養生于一體的全新型山水溫泉旅游項目。

以前這里的人愁沒有工作,如今老子山沒有待業青年。“我們度假村的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是本地村民,以前沒有固定收入,現在平均每個月都能拿到三四千元的工資。”陳寬有說?,F在老子山的游客多了,當地還有一些村民會自己做點小生意,自己開小餐館或者擺攤賣一些土特產,收入相對以前都多了很多。
回饋:傾力關注老子山的民生福祉
2009年,陳寬有與地方黨委政府聯合實施了“富民征遷”工程。對居住鎮區北山地塊棚戶房進行了改造,興建了5幢約1.5萬平方米的安置房,安置了112戶村民。2010年以來,又與當地政府共同啟動了當地520余戶的富民征遷工程,兩期共486套、5萬平方米的安置房于2014年年底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。

每逢中秋和春節,陳寬有都會帶領單位的員工去敬老院看望老人,每年教師節都會舉辦各種活動慰問教師,十幾年來從未間斷。除此之外,還累計資助100多名貧困學生。
夜晚時分,老子山的村民們都會出來跳廣場舞,“有時候我出來散步碰到他們,他們都會跟我打招呼,每當看到那一張張樸實的臉,都讓我感覺得到了認可,一切都是值得的。”陳寬有說。
“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出生并成長起來的新一代知識分子,作為海外僑胞,我們有責任運用自己的人脈資源,為國家建設盡心出力。”在陳寬有的努力下,老子山鎮2011年招引了香港玻璃集團投資10億元的宇天港玻項目,目前企業運行良好,宇天港玻又幫助引進了投資5億元的頂瑞機器人項目。

作為澳大利亞江蘇總商會的副會長,去年疫情初起,陳寬有就帶頭捐獻1萬元人民幣,發動海外華僑為武漢捐獻醫療物資。當海外疫情蔓延時,他又帶頭出資購買國內口罩送往海外捐贈華僑。陳寬有還給老子山當地政府和敬老院老人捐獻幾萬元用于抗疫,并參加江蘇省僑聯舉辦的為援助武漢的僑界醫務人員表彰活動,為44名赴武漢醫務人員每人提供價值5000元人民幣的溫泉療養產品。
2019年“七一”期間,度假村還為全省僑界人士獻演了慶祝建黨98周年文藝晚會。陳寬有還在淮上明珠溫泉度假村創建了“追夢驛站”,先后與江蘇省工商聯、江蘇省僑商會聯合,為1000名優秀非公企業家、1000名僑企先進基層員工提供免費健康療養服務。

“我雖然有僑胞的身份,但是我知道,我的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。僑就是一座橋,我希望利用這個身份,承擔更多的責任,為黨和人民做更多的事。”陳寬有說。
新華日報·交匯點記者 沈蕾
通訊員 何雯
編輯: 張紅